所以可以說,社造在臺灣的出現,是基於上述的時代脈絡,是社會民主持續發展下的必然產物。
也是在這樣的思考脈絡上,策畫這個特展時,先談社會,再談社區(Community);先談為什麼要社造,再談社造做了些甚麼。也正是在這樣的概念上,馬台兩地的社造特展方有共同基礎,並在這個基礎上呈現各自的社會性差異,正因為有差異,所以能在共同的論述基礎上進行交流。回到臺灣這邊的策展內容,略分為幾個大的時期。1945二戰後結束日本殖民統治,1949國府政權遷移來台宣布戒嚴直到1987解除戒嚴,是一段漫長的黑暗噤聲時期。1990年代前後約十年是民間社會力併發的社會運動黃金時期,社造也在這股浪潮中產生,直到今年(2021)為止,社造經歷近30年,在官方政策上歷經三個不同階段性的時期,明年即將進入社造第四期(明日社造)。這不只是一條單純的時間軸,更是一種加入社會性詮釋的簡要史觀,當然重心是在1990之後的社造上,為了讓大家更明白除了概念及觀點外,實際上是怎麼在實踐著種種的社會價值,所以加入了許多訪談文章,讓理想跟實務兼具的完整鋪陳。
這是一個開始,期待兩地的社造工作者有更多的交流,透過社造行動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累積,一起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明日,也為自己的個人生命創造更多的價值。
1945-1992
噤聲
二戰結束 Perang Dunia Kedua berakhir
1945
二戰結束
Perang Dunia Kedua berakhir
中華民國政府從日本接收臺灣主權
二二八事件發生 Peristiwa 228
1947
二二八事件發生
Peristiwa 228
死亡人數 18,000-28,000
(資料來源:行政院《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》)
引發長期族群對立衝突
戒嚴時期 Darurat
1949-1987
戒嚴時期
Darurat
國共內戰下,國民政府撤退來臺,頒布戒嚴令,臺灣進入長達39年漫長的威權統治時期
民主先聲
Suara Awal Demokrasi
在這個噤聲的年代,知識社群期待著一個新社會的建立,於是紛紛藉由創辦期刊雜誌來傳達理念,投射強烈的社會關懷,包括 《自由中國》、《文星》、《大學》、《人間》 、《自由時代》…等。
《自由中國》____1949-1960
《文星》______1957-1965
《文星》______1968-1987
《夏潮》______1976-1979
《人間》______1985-1989
《美麗島》_____1979
《自由時代》____1984-1988
1987-1994
驚蜇
保守社會的轉型 Transformasi Masyarakat Konservatif
1987
解除戒嚴
Penamatan Darurat
1987-1994
保守社會的轉型
Transformasi Masyarakat Konservatif
隨著經濟的成長,人們開始追求更多的自由,在1987年解嚴前後,各種民間組織陸續成立,關注不同的公共議題,開啟了一頁追求民主自由社會的歷史篇章,也預告了一個多元民間社會的來臨。
從社運到社造之路
Perjalanan Gerakan Komuniti ke Pembinaan Komuniti
在這段時期,包括政治、婦女、消費、勞工、環境、原住民、客家、學生等各種運動如雨後春筍湧現,在追求社會正義的同時,也逐漸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的社會價值。社運挑戰了原有體制,關注社會公共議題。社造則關注地方事務,營造在地認同,一路走來,脈絡相連。
選擇全面改選的1990年野合三月學運
核四建廠所引發歷經20年的反核運動
因台灣加入WTO所引發的1988年520農民運動
1990年以來教育改革運動中的藍色百摺裙之行動劇
從社運到社造之路 Perjalanan Gerakan Komuniti ke Pembinaan Komuniti
從原民運動到文化復振
Dari Gerakan Penduduk Asal ke Pemulihan Budaya
臺灣的原住民運動,來自於過去強勢漢人族群與威權政府的壓迫,對原住民族所產生的生存困境,包括勞工、雛妓、就業、土地、正名、文化傳承及都市原民等等問題,以致在1990前後,引發了一波波的原住民運動,從早期的「高山青」、「原權會訊」等刊物的創辦,到正名運動、還我土地運動等,許多原住民朋友穿著傳統服飾走上街頭,為族群的生存權利奮鬥不止。
後來原住民運動更名為原住民族運動,開始將關注的焦點從個人權益轉向族群的集體自覺,訴諸不同族群文化之間的平等對待及互相尊重,反映出了原住民文化在臺灣社會環境中的獨特性及差異性,這樣的運動方向逐漸演變成近年來原住民族自治的觀點及運動訴求。另外在社造面向上,則具體呈現在部落的文化復振與認同、傳統工藝的學習及創新,及聚落空間美學的營造等等工作上。
台東阿美族都蘭部落在傳統祭典中重新連結起人與人及土地的關係
花蓮布農族卓溪部落的學童在歌謠與舞蹈中養成文化心靈
苗栗泰雅族象鼻部落從種苧麻開始一連串重振傳統織布文化的行動
嘉義阿里山鄒族不舞作坊轉化傳統狩獵文化創作的山豬作品
從婦女運動到社造媽媽
Dari Gerakan Feminisma ke Golongan Ibu Pembangunan Komuniti
在西方女性運動的影響下,1970年代末,呂秀蓮開始倡議女性主義,臺灣女權意識逐漸興起,婦女團體陸續成立,並且挑戰了舊有的家父長體制及男女性別的從屬關係。包括女性平權及研究、法律修訂、救援雛妓、婦女就業、女性勞工權益、性侵害與家庭暴力救援及防治、消費者權益及共同購買等運動,如雨後春筍般崛起。在這樣的努力下,兩性平權逐漸成為社會的普世價值及共識,臺灣的文明進展因此往前大步邁進。
而女性的活力與能力,後來逐漸展現成為社區婦女及媽媽積極對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。不論是社區的、文化傳承、生態復育、環境改造工作,或是志工組織、學習課程、領導決策層面,都看得到社區婦女活躍的身影,他們的熱情奔走,為臺灣的社區營造工作奠定了最厚實的的根基與展望。
從客家運動到文化認同
Dari Gerakan Hakka ke Identifikasi Budaya
臺灣的客家族群,在過去政策對地方母語的長期壓抑下,面臨著嚴重流失的危機,而語言為文化之母,客語的流失,同時意味著客家文化的傳承危機。也因此,客家中的有志之士,創辦了「客家風雲雜誌」,並於1988年12月28日發動大規模的「還我母語運動」,開展了客家人的自我文化認同意識,讓客家人從一個在社會上沉默的族群,轉變為勇敢的為自己的族群文化發聲。
在客家運動的影響下,民間陸續成立了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、寶島客家電臺,政府則成立了行政院客委會、創辦了客家電視台,而各大學紛紛成立了客家學院、客家研究所、客家研究中心等,客家作為臺灣多元族群/文化的一環,開始受到廣泛性的注視。而許多的客家聚落也回到生活記憶中,從客家的服飾、文學、語言、美食、歌謠、建築等面向,展開了多采多姿的文化保存及活化工作
屏東燈籠花社區的客家藍衫舞蹈
台灣客家子弟,現代文學之父鍾理和文學館
新竹客家社區多元的文創產品
保存了歷史記憶的新竹湖口老街
從環境運動到環保生態
Dari Gerakan Persekitaran ke Pelindungan Ekologi Alam Sekitar
臺灣在追求經濟發展及工業化的過程中,由於缺乏完整的環保法令及環境意識,以致伴隨而生各種的工業污染及環境公害,比如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、農地汙染導致的鎘米、海洋汙染導致的綠牡蠣等事件,以及輻射鋼筋、傾倒排放有毒工業廢料(如RCA)等事件,在在對臺灣脆弱的生態環境及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威脅。
於是環保團體陸續成立,並紛紛投入對環境議題的關注,如臺中反三晃農藥廠汙染、鹿港反杜邦、後勁反五輕、新竹反李長榮化工廠等抗爭事件,在這過程中,逐步建立了大家的環境意識,並促成政府制定更嚴謹的環保法令。
而這些努力,後來則進一步轉化成社造工作中的環境生態工作,如社區生態資源調查、環境改造、生態保護及復育、節能減碳、垃圾減廢、資源回收、友善耕作、食農教育、環境教育等許多積極性的作為。
從婦女運動到社區媽媽 Dari Gerakan Feminisma ke Golongan Ibu Pembangunan Komuniti
專訪|臺北市奇岩社區
從婦女運動到社區媽媽
Dari Gerakan Feminisma ke Golongan Ibu Pembangunan Komuniti
午後的陽光,灑在高美華大姊的臉上,他是臺北市奇岩社區的前理事長,娓娓道來社區裡的一群婦女如何投入社造的工作:「社造不是一個社區好就好,社造是在造人,從一個只關心自身權益的人到成為一個關心公共事務的公民,再由這群公民號召更多的人參與,共同打造一個新社區,新社會。所以,我們在做的是社會運動」。美華姐微笑卻堅定的說著…….
1994-2021
春雨
社造一期 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1
1994-2002
探索期
Explorasi
公民社會的進擊
Perkembangan Masyarakat Sivil
經歷1990年代的社會轉型期後,臺灣需要更積極性的作為來建立新的社會價值、民主參與及文化認同,在這樣的背景下,催生了接下來長達近三十年的社造工作!
2003-2008
社造一期
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1
點的示範
居民參與、社區自主、由下而上、永續經營
承先啟後-社區總體營造的出現
Dahulu dan Kini – Kemunculan Pembinaan Masyarakat Menyeluruh
新的社會挑戰
Cabaran Baru Masyarakat
民主前輩的奮鬥,造就了日趨自由開放的多元社會,伴隨著經濟的快速成長,臺灣來到了發展轉型的關鍵時刻。
但是我們社會的價值體系跟不上社會轉型速度,生態環境嚴重破壞、人際關係逐漸疏離、公共事務乏人關心、生活品質嚴重惡化、地方文化與歷史資產不斷消失,我們自由了,但似乎忘了責任!
開始社造吧
Jom Bina Komuniti
在這種困境下,文化部在1994年開始推動「社區總體營造」,這個政策思維,緊扣著臺灣社會的發展脈絡,以社區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,及地方文化特色的建立,試圖回應新的社會挑戰。社造,不只是在營造一個社區,更在營造一個新的公民、新的文化、新的社會。
「台灣社造聯盟」來自全國各地的社造幹部齊聚宜蘭發表2008社造宣言
將在地住民重新組織與團結起來
社造的進行方法 Kaedah Pembangunan Komuniti
社造的進行方式
Kaedah Pembangunan Komuniti
Kaedah Pembangunan Komuniti
凝聚力量-組織再造與新生
Penggemblengan Tenaga – Pemulihan dan Pembaharuan Organisasi
社造從關注在地公共議題開始,它需要將社區居民及志同道合的夥伴團結起來,彼此分享,共同學習成長,集眾人之力形成自主性的在地力量,來由下而上的推動社造工作。因此,一個新的社造組織的形成,或既有組織的更新,在社造工作中便顯得益切重要。
這樣的組織,對內不斷發掘議題及人才,帶領社區居民展開行動,對外則與政府/外部資源連結,擴大視野與能量,在地組織的健全,能夠有效的集結社區中的不同力量,帶來進步的活力,推動社區不斷的再造。更進一步則能將社造的價值及經驗帶給更多其他的社區及民眾,激勵更多人參與社造工作,點、線、面的串起社造的行動網絡,帶來更大的社會影響力。
也就是說,社區,就是我們的基地!
1994年美濃愛鄉協進會成立由反水庫運動開始,轉為永無止境的社區運動,並在隔年舉辦了第一個客家人文生態祭典「美濃黃蝶祭」
美濃黃蝶祭
1987年雲門舞集下鄉公演,催生了第一個以社區參與方式成立的地方社造組織「新港文教基金會」,圖為新港國際青少年嘉年華活動
民眾參與-在地共識與行動
Penyertaan Rakyat – Konsensus dan Partisipasi Tempatan
社造即是造人,在於改變社區居民的觀念,從只關注自身的私人轉化為一個願意關心公共事務的公民,也因此,縱使每個社區社造工作的內容有所差異,但社區居民的參與,一向是社造最核心的策略及精神。透過居民共同深入了解社區資源及議題,找出可操作的切入面向,在討論與行動過程中慢慢改變原本疏離的人際關係,建立觀念,形成共識,凝聚起大家的向心力,從而養成大家一起關心地方公共事務的習慣。
這樣由下而上參與的概念,有別於傳統由上而下的政府或地方頭人領導,為接下來20年的社造工作帶來堅定的核心精神及深遠影響。所謂的社造精神,透過居民的參與,深植並且內化在每個參與者心中,它翻轉了過往對地方建設及資源的依賴,札實的連結了在地特質,從土地上長出屬於真正自主的力量,最後造就了一場20年的社會寧靜革命。
也就是說,社區,就是我們的家!
在地認同-發展主體與願景
Pengiktirafan Tempatan – Pembangunan Induk dan Visi
在社區形成社造組織,並鼓勵居民共同參與後,不同社區會有因地制宜的關心面向,不論是環境改造、空間活化、文史/資源調查、文化傳承、生態復育、友善土地、產業再造/創新…等,都在於共同打造大家的居住環境與生活方式,想像社區的未來方像,也期許可以給下一代更多的幸福與希望。
從投入到行動到成果的累積,社區居民在共識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在地認同,並且以認同為基礎,開始探索未來的發展願景,可能是宜居樂活的社區、是生態豐富的社區、是不斷學習的社區、是友善環境的社區、是藝術創意社區、是產業蓬勃發展的社區…等,這樣的願景,從在地特質出發,在居民參與行動中實踐,因而帶來了永續發展的無限可能。
也就是說,社區,就是我們的未來!
宜蘭礁溪湯圍社區小朋友為活化公共溫泉所畫的洗澡圖
台南龍山社區居民運用蚵殼傳達漁村文化的意象
宜蘭枕山社區居民許下對未來的祈願
社造的進行方法專訪
1987|專訪|嘉義縣新港文教基金會
社造組織的先行者
從1980到1990年代初,是臺灣社會力開始迸發的黃金十年,在經濟實力的崛起、民間財富的累積,以及解嚴前後社會逐漸趨於自由開放的政經脈絡下,舊社會秩序逐漸瓦解,新社會價值尚待重建,無論城鄉,都處於社會轉型的陣痛期,古稱「笨港」的嘉義縣新港鄉,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,一步步的書寫了自己的社造故事…….
1997|專訪|宜蘭縣大二結社區
合力打造心中的家鄉
蘭陽大橋上,高高的彩旗隨著甫到的東北季風飄揚著,空氣中帶著些許涼意襲人,但廟埕上的炭火堆旁卻是熱鬧滾滾,「驚王公生,不驚過年」的二結人,年復一年聚集在這廟埕上參與王公生過火的盛會,結束後大家又順著二結圳、街巷、田間小徑回到二結、三興、鎮安三個村落。在地人眼中的大二結地區,多年來就因著王公信仰開展了一連串的社造之路…….
災後重生-家園重建與再造 Pembinaan Pasca-Bencana – Pembangunan Semula
災後重生-家園重建與再造
Pembinaan Pasca-Bencana – Pembangunan Semula
臺灣於1999發生九二一集集大地震,2009年發生莫拉克八八風災,兩次的災難,不僅重創了家園,也撼動了整個社會。除了安置災民外,災後首要工作在於硬體重建,臺灣在經過多年的社造工作後,已經意識到硬體重建不能只是建築及空間的重建,更必須搭配軟體的生活、生產、生態及文化的重建,在行政院九二一及莫拉克重風災重建推動委員會的支持下,許多社造團隊紛紛進駐災後重建區,與社區/部落居民協力合作,以社造的概念及方式,復育生態、振興產業、活化空間、振興文化,而即使是硬體及空間建設,也在顧及地方特色及需求下,許多是以居民參與式規劃的方式進行。
打斷手骨顛倒勇,如今在重建區許多社區身上,我們看見了更強大的居民凝聚力,更符合地方紋理的建築空間,更具在地特質的文化傳承及更顯價值的地方產業。地震,在眾志成城之下,轉為再造契機,愈是挑戰,愈顯社造力量的可貴。
九二一震垮的房舍
震壞的時鐘永遠停留在撼動人心的那一刻
地震後新生的南投桃米社區紙教堂
小林村的新希望(照片注釋:西拉雅族平埔人所在的高雄甲仙小林村,莫拉克風災後集體遷村,但每年一度的傳統平埔夜祭,讓他們心手相連,邁向重建之路)
族人在平埔夜祭前的練習(照片注釋:西拉雅族平埔人所在的高雄甲仙小林村,莫拉克風災後集體遷村,但每年一度的傳統平埔夜祭,讓他們心手相連,邁向重建之路)
災後重生專訪
1999|專訪|南投縣中寮社區
合力打造心中的家鄉
一陣天崩地裂,相當於30顆廣島原子彈威力的大地震,撼動了原本寧靜的夜晚。這場地震,造成全台2,415人死亡,11,305人受傷,超過10萬間房屋全、半倒,是臺灣二戰後最慘重的天災。這一晚,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,在艱鉅的重建過程中,許多社區卻也逐漸化危機為轉機,找到了努力的方向…….
社造二期 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2
2009-2015
社造二期
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2
線的連接
行政社造化、社區文化深耕社區創新實驗
社造三期 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3
2016-2021
社造三期
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3
面的擴散
都會社造、多元參與、文化主體、城鄉發展、公民協力
2022-
深耕
社造四期 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4
2022-
社造四期
Pembangunan Komuniti Fasa 4
明日社造-新的社會改造運動
Pembangunan Komuniti Masa Depan – Gerakan Pembaharuan Komuniti Baru
公共參與、社會改造、民主治理
四大議題
社造四期,四大議題
歷經數次諮詢會議、社區觀察員培力工作坊、審議主持人培訓工作坊、各種四大議題委員會議,到全國12場分區論壇、預備會議到全國社造大會,「明日社造」的倡議本身就是一場各地社造工作者與政府部門全面性的參與過程。
集眾人之力進行的社造三十年運動反思
全國社造大會
宜蘭分區論壇
台中分區論壇
澎湖分區論壇
馬租分區論壇
論壇上的議題分組討論
分區論壇上的議題小組發表
社造四期的核心價值
一場新的社會改造運動
二十多年來投入社造的先進及伙伴們,開創了一股由下而上的公民參與力量。社造的故事在臺灣各地遍地開花,以社區共同體意識出發,發展出文化、景觀、產業、教育、照顧及生態永續等各個面向;近年來也從社區到社群,從行動到審議,不斷深化公民參與。社造,彰顯了臺灣最珍貴的在地生命力…….
社造自始的社會公共性
鑲嵌於社會發展脈絡之中的社造
包括1990年代前後開始的地方認同自主行動,以及1994年文建會所提出的社造政策,顯然都是在臺灣社會解嚴前後,民間自主意識抬頭以及社會運動崛起的脈絡下,縫補在威權社會及現代化過程中被遺落的地方文史、在地知識及文化認同,從而透過社區居民對地方公共事務的集體關注,從基層的社區重塑民間社會的公共領域,打造一個民主及公民社會的草根基礎…….
四大議題-公共治理
四大議題-公共治理
推動社會改造、參與及行政更新
專訪|新竹市眷村博物館
留下竹籬笆的蹤跡
早年的民國歷史,是一部動盪不安的戰爭史。不論是因分裂而起的兄弟鬩牆,或是為了抵抗侵略而發動的對外抗戰,都不斷將全中國捲入兵荒馬亂的漫天煙硝之中,導致人民流離失所。1945年,長達8年的對日抗戰終於勝利,但緊接著而來的國共內戰卻一樣激烈,4年的鏖戰,迫使國民政府於1949年率領120萬軍民撤退到海峽的另一端──臺灣…….
專訪|臺灣類博物館發展協會
舊記憶.新生活
駕車沿著瑞濱公路離開城市的喧囂,直駛入盡頭,迎面而來是一片蔚藍波光,順著深澳海灣往右駛,一首歌的時間,那似近又遠的水湳洞已展開臂膀準備迎接來人。因著日治時期十三層選礦場的設置,水湳洞的聚落開始形成,又隨著礦業沒落、人口外移,這曾經熱鬧不已的聚落安靜了下來,直到2008年,水湳洞出現了一批藝術家,帶來山城美館,重新啟動歷史鍊條,才讓水湳洞又開始轉動,而這裡也就成為臺灣類博物館的圓夢之地…….
專訪|花蓮縣壽豐鄉牛犁社區
連結人與環境的生態社區
大自然是一個有機體,原本就存在著豐富的生態,且自成一個穩定而平衡的體系。但隨著人類社會不斷演進,各種人為力量開始快速地破壞自然,對生態帶來程度不一的災難。我們可以說,人類的觀念如果不改變,再多的生態保育也是徒然。因此,社造所推動的生態工作,最終還是必須回歸到它的根本──造人…….
專訪|雲林縣水林鄉公所
區域型文化資產的推動-顏思齊後的水林時代
橫陳在西太平洋的臺灣,是一座美麗的寶島,早年西方人曾為其蒼翠蓊鬱的島影著迷,而驚呼「福爾摩沙!」這座物產豐饒、資源豐富的島嶼,自古以來就吸引包括葡萄牙人、荷蘭人、漢人、西班牙人、日本人等不同民族進入,在各地留下許多文化遺跡,讓後人追索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歷史點滴。雲林縣的水林鄉,三百多年前是第一位來臺開墾的漢族先民顏思齊落腳之地,三百多年後,水林即以重新追尋這位歷史人物的足跡作為文化保存活化重點,形塑水林的文化面貌…….
四大議題-世代前進
四大議題-世代前進
世代協力、帶動地方、社會發展
專訪|苗栗縣苑裡鎮台灣藺草學會
立足傳統,迎向創新
走進台灣藺草學會辦公室,一股再自然不過的草香立刻撲鼻而來,隨著嗅覺的牽引,思緒不自覺掉入時光機器,回到童年那張陪伴一家人度過盛夏夜晚的藺草蓆…….
專訪|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
開創不老新紀元
這天,在宜蘭壯圍濱海公路旁的後埤社區,一群身著球衣的長者們從遊覽車上走了下來,此刻的他們就像職棒明星般,渾身散發著活力與光芒。傳統觀念中,讓「老人家」打棒球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任務,弘道、社區、還有這些長者們卻做到了。到底是什麼力量,讓他們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,一起走向實踐夢想的道路…….
專訪|臺南市官田區大崎社區
大崎製造
相信很多人沒聽過「大崎」這個地方,然而多數人一定知道「臺南藝術大學」這所學校。1996年,臺南藝術大學在臺南市官田區的大崎村劃地籌備建校,給原本以務農為主的寧靜村莊帶來巨大的改變!這改變來自於大量的外地學生進入衝擊了村子原本平凡的生活;這改變也來自於校地本身阻斷了大崎村民引水灌溉用的「山溝」,山溝就此斷了水源,村民再也無法利用山溝的水灌溉農地。因此在臺南藝術大學建校初期,大崎村民與學校之間幾乎沒有連結,且關係緊張,雙方並不友好…….
專訪|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
刻印著部落的文化與思念
從「穀道」談起,作為認識高士部落的開端,會是個不錯的選擇。高士(kuskus)位於屏東縣牡丹鄉,是排灣族paljilauljilau群的古老部落。從前在舊部落「gade」生活的時候,因為耕地都在山腳下,所以收割稻米時就必須以人力揹負的方式,走過「sadjungdjung」傳統路徑回到部落,族人就稱那條路叫作「穀道」…….
四大議題-多元平權
四大議題-多元平權
創造社會新網路、打造友善平權環境
專訪|臺東縣卡塔文化工作室
美麗的厚度
小米是原住民的主食
「小鳥不要來」系列作品,產品上的綠色琉璃珠即綠蟲之珠
工作室不定期辦理特展,當期為原助民藥草植物展
雙眼注視著閃動的焰火,在手眼靈巧的搭配下,一顆顆色彩斑斕、帶有各式特殊圖紋的琉璃珠,就在高溫的焠煉中浴火而生。這是位於臺東糖廠的「這裡®原味工藝聚落」,也是致力推廣排灣族琉璃珠文化的卡搭文化工作室的家…….
專訪|新竹縣北埔鄉南外社區
為愛而戰 故事,還要繼續……
離開假日人聲鼎沸的北埔老街,進入蜿蜒山道,一陣清涼山風拂面,將喧囂拋到腦後。一路上,只見零星住宅散落,滿山谷的翠綠彷彿向你招手,令人忍不住向前奔去。進入竹37縣道,一個轉彎,瞥見路旁停著一隻大蝴蝶,伸長著觸鬚遠眺山景,原來是南外社區的「創意隘寮」,他們將百年前防守生存之地,以稻草編的蝴蝶裝飾,重建為美觀舒適的休憩空間…….
專訪|臺北市社團法人臺灣芒草心慈善協會
從飄浪人生到立地扎根
「排擠下的韌性.網刺下的耐命」這是芒草心慈善協會的一句自我簡介,道出長期關懷、協助街友自立的一種現實、一股無奈與一份堅持。現實來自於街友議題與社會結構有關,但往往被簡化歸因到個人特質,造成街友長期被社會所排擠;無奈的是,不僅大眾對街友存有偏見,在臺灣社福體系中,街友議題也長期被邊緣化,政府補助多用於社會救助,無法有效地形成自立系統。因此,芒草心慈善協會在民間社群力量的支持下,靠著一份堅持,決心為街友開闢一條希望的道路…….
四大議題-社會共創
四大議題-社會共創
結合社區、科技創新、強化在地思考與國際連結
專訪|臺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|廖中勳
夢想踐行者
如果生長在一個貧窮落後的地方,觸目所及只是無盡的荒涼,許多人來了,又走了,留下的人們對未來也不抱希望,你會怎麼做…….
專訪|基隆市中正區巴賽隆納公寓大廈社區
用社造書寫共同歷史
集合式住宅的居民來自四面八方,缺少共同的生活記憶與在地認同,加上封閉的住宅型態與生活習慣,人際關係淡漠於是成為一種常態。但是,位在基隆的巴賽隆納公寓大廈藉由7年的社造歷程,活力四射地向世人宣告他們的不同,不僅居民熱情參與社區事務,更進而以生活美學與藝術創作展現出精彩的姿態…….
專訪|雲林縣雲林故事人協會
用故事集結夢想的人們
遠古時代,在還沒有文字之前,以生動的語言與肢體動作說演事件,即受到人們喜愛,臺灣早年因此有廟口的說書講學、西方則有流浪的吟遊人,他們擅長創作,以歌唱、詩詞詠唱傳奇,讓迷人的故事渲染而流傳。如今在雲林,也有這麼一群關心教育、藝文的人們,組成了雲林故事人協會,他們是這麼形容說故事的人…….
專訪|臺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社區
來自農村土壤滋養的感動
2005年的紀錄片《無米樂》,感性地描繪老農民的勞動身影與樂天知命的故事,呈現聚落農民對消逝中稻米產業的珍惜與接近禪學的生活態度,感動了許多人。從農民的生活態度中,可以體會敬天畏地、愛人惜物的精神,而菁寮這個純樸的農村,也因為這部紀錄片成為著名的觀光景點…….